农村农业调研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来到农村农业调研网

首页 > 一村一品 > 正文

“乡村振兴的路上有你有我”

时间:2023-12-23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可笑可笑真可笑,我住深山谁知道.......我的晚年福来到,感谢习主席感谢党政策好.......”。这是驻村工作队第一次走访脱贫户陈国平家时,我无意间在他家的墙上看到一张大红纸上写的字。经过攀谈得知,这段既无标题,也有错别字,不是诗也不是词的话是这位没读过几天书,今年已是73岁的老人感念党恩的内心话语.......

  2021年6月,我有幸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员,和来自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的郑华、怀远县数据资源局的闫志方两位伙伴组成工作队。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进一步实现强村富民,成为我和我的伙伴经常思考和绕不开的话题。

  致富路上一个不能少

  金黄的麦穗,挺着沉甸甸的腰杆,仿佛在告诉人们,丰收的时节到了。恰巧这也是砖桥村久负盛名种植的美都西瓜上市的时候。远远的就听到脱贫户陈超杰在向来订购西瓜的商户介绍说:“这可是我的绿元宝,皮薄、无籽,含糖量高,夏天吃起来特别得劲”。脱贫户陈超杰,2014年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虽然在2015年底实现脱贫,但之前种过地、栽过葡萄、孵化过鸡鸭鹅,都没有找到一条致富路,日子一直过的紧巴巴的。今年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从流转土地、联系技术指导到联系销售的全程帮助下,与其儿子一起种植的近30余亩美都西瓜,除收回投入本金外,获利15万元。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这是刚驻村时我们许下的诺言。2021年以来,集中走访排查4轮,累计走访农户3000余户,11000余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8个,转移就业35人,落实产业奖补16户,兑现教育资助30人。

  不辜负群众每一次期盼

  “大家快来帮忙啊!有人骑车滑沟里了”,住在村里桥头边的村民陈富洲大声的呼喊着。听到呼救的附近群众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大家一起把遇困者救了上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骑车的群众是一名公益岗,今天在村里干活,骑三轮车路过小桥时一不留神滑到沟里了。小桥原先都有桥墩,后来路面提升,桥墩就起不到防护作用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经过协商,要尽快把护栏立起来。经向选派单位申请资金支持、实地测量、工人施工,一座座小桥、一段段沟塘边护栏立了起来,群众生产生活更安全了。

  让我在驻村工作中记忆比较深刻的还有一件事情,在走访群众过程中,有的群众开玩笑的说:“我们砖桥村在晚上就好找了,万回路上没有路灯的那一段就是”。我知道,这虽是一句玩笑的话,也是群众的期盼啊!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啊!

  如今,党群服务中心的房屋变美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变强了,群众有事没事的时候也愿意到村里来看一看,坐一坐。

  沟桥路边的护栏安装上了、村内小学堂教育设施改善了,两个生产组间也架起来了“连心桥”,一盏盏路灯照亮了群众回家的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整体谋划农业产业体系”。借助砖桥村土地流转起步早,基本实现“一村一块田”的优势,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布局,基本实现种植区、养殖区、以及村级产业园区三大类的划分,聚力打造“一主业四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一主业”即:水稻小麦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四特色”有:一是莲藕龙虾,大约1200余亩,二是瓜蒌种植共有200余亩。三是美都西瓜种植600余亩,专供江浙沪大型超市。四是猪牛羊养殖,现全村存栏量约3500头。)积极谋划建项目,把产业链延伸后的价值更多地留在村内。积极努力搭建沟通平台,力争实现在镇镇之间、镇村之间自由流动,寻求更多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人还是那些人,可思路变了、资源整合的方式变了,村集体经济就能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村富了,群众手头宽裕了,幸福日子更有盼头了。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得到保障。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发包闲置置产,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了。

  天更蓝了,水更绿了,村庄的环境变的更美了,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实,映衬着农民的笑脸,也增加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s://xczxj.ah.gov.cn/fpgz/zcfp/805112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