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发展 > 正文
10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顺利举行。学术年会以“挖潜扩面 提质增效”为主题,来自北京,辽宁,陕西,新疆,内蒙古等18个省区的210位杂粮专家莅临会议。国家谷子高粱、食用豆、燕麦荞麦、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中国农学会体系建设处包书政处长,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马建华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强研究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苏华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副主任刁现民研究员、陈新研究员、邹剑秋研究员,内蒙古农牧科学院院长路战远研究员等领导莅临会议。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智慧农业与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薛新伟、杨帆、张家林及荞麦燕麦研究中心路耿新参加。
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建华副校长指出,“挖潜扩面,提质增效”是推动杂粮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助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抓手,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有效支撑。
会议邀请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刁现民研究员,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新研究员,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专家组专家和全程机械化大豆专家组组长、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研究员做了主旨报告。三位专家分别从谷子品质性状与优质品种培育、食用豆食用豆类作物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与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做了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观摩了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龙泉镇易门工业园区的云南裕隆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讨交流杂粮加工、品牌打造与产业化开发案例。
在本次学会会议就杂粮发展的前沿领域最新成果进行深入探讨,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破解限制杂粮发展的难题,促进了杂粮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产业振兴,为我国杂粮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做出新贡献,让中国人民的碗中盛满营养和健康,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