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调研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来到农村农业调研网

首页 > 一村一品 > 正文

驻村路上的暖心事

时间:2023-12-09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我是一名驻村选派干部,2021年,我从老队长丁松岭手上接过接力棒,担任含山县林头镇毛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一转眼,到村已经两年多的时间,外在的变化是皮肤变黑了,内在的变化是心里多了一处牵挂,也多了一份责任。

  驻村工作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3位普通农村党员的故事一直陪伴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给予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老村长的微心愿

  他叫刁操甫,是一位72岁的老党员,腿部有点残疾的他,受村民信任还担任着小溪自然村的村长。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无怨无悔讲奉献。

  认识他是在到村不久后的一次党员大会上,他主动发言献策,让我印象很深。会后我便认真向他请教。提及乡村建设,老村长和我谈到他的一个“心愿”。他告诉我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村子面貌也焕然一新,但他还有个“心病”没解决,就是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无处排放,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这个村长也就踏实了,说到这,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经过详细摸底,并通过向上级汇报,2022年我们争取到在10个自然村实施污水管网改造的计划,小溪村也在其中。刁村长接到通知后便立即展开工作,但由于部分村民的理解、想法不同,落实起来阻力不小、问题不少。小溪村共有59户村民,此次改造工程要铺设污水管网2500米、新建下水井108座,工程量很大,又涉及路线选址、占用土地等问题,大家的意见是五花八门。为了尽快顺利推进改造工作,我和老村长便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遍又一遍的解释政策。有时会受到各种抱怨、还有冷嘲热讽,甚至还以为他个人得了“好处”。但他都是一笑了之,继续做工作,从不气馁......那段时间,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终,小溪村第一个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工作。

  项目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村内的污水横流问题,还通过合理布局线路,进一步扩宽了村里的水泥路面,我看到他那爬满皱纹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网格组长的乡村梦

  她叫王克兰,是毛滩村的一名网格党小组组长,今年76岁,有着48年的党龄。在她的身上,我学到了不讲条件带头干。

  为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我们组织党员到周边先进村参观学习,学习后她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反反复复和我说,希望把咱们村也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像隔壁的太湖村一样美。

  他们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说干就干,通过申报项目,她所在的塘庄自然村也作为美丽乡村来建设,村民们听说了这一消息都很开心。但是得知要拆除无功能房和各种私搭乱建后,大家又都不愿意从自己家门口先入手。我们动员王克兰带领党员、村民代表组建起了理事会,她白天挨家挨户走访谈心,协调解决各方矛盾,晚上和大家一起商议项目建设方案,忙得不亦乐乎,年近8旬的她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为了尽快打开拆迁工作局面,王克兰就先动起了自家“奶酪”,她主动带头拆除自己家的车棚,再到亲戚朋友家去劝说。只见她带着挖掘机一户一户的跑,还帮助他们整理物品。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她的带领下,纷纷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全村的37处旱厕和无功能房,在1个月内全部拆除完成了。

  如今,塘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初见成效,村子里建起了游步道、健身广场,道路两旁绿树如荫,令人非常惬意。看着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了,王克兰也开心的笑了,她的梦终于实现了。

  村书记的产业路

  他叫黄善江,是毛滩村党总支书记,今年39岁,2021年,他挑起带领毛滩村发展的重担。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奋勇争先我先上。

  瓜蒌产业是毛滩村的主导产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然而,2022年4月,一场暴雨席卷而来,村口大塘由于出水口被杂物堵塞,大水眼看着就要灌入村集体的瓜蒌地中,后果不堪设想。黄善江得知情况来到现场后,毫不犹豫的跳入池塘,一泡就是一个多小时,身体都泡肿了,终于将出水涵成功疏通,及时消除了瓜蒌地面临的风险。

  如果说瓜蒌是毛滩村发展的基础,那么新产业就是振兴的关键。为推动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建成了一处120的茶园,并谋划储备了标准化厂房、民宿农旅、农产品加工等多个发展项目。2022年毛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5万元,较上一年增长50%。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这就是广袤乡村大地上普普通通农村党员的故事,平常时他们默默无闻,关键时却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作为一名驻村选派干部,特别高兴能够讲出他们的故事。如果说我们选派干部是种苗,为乡村带来发展的基因,那么他们就是肥沃而温润的土壤,滋养着我们在农村的土地上干事创业。他们如泥土般质朴,如稻穗般饱满,如竹子般坚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我相信,只要我们党员干部像刁村长那样多一点奉献精神、像王组长那样多一点带头意识、像黄书记那样多一点实干精神,我们也都能成为他们,乡村振兴必将取得伟大的胜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原文链接:https://xczxj.ah.gov.cn/fpgz/zcfp/87903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