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读物 > 正文
(刘洋 通讯员 罗明金)一年之计在于春,雨水过后,气温回升,正是小春田间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在射洪市沱牌镇黄家堰村的柑橘基地里,一颗颗金黄色的甜橙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在忙着进行采摘和装箱,准备运往外地进行销售。
“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同时,我镇从大年初四就开始对今年的春耕生产进行了安排,落实农资储备和技术培训等。”沱牌镇副镇长刘利说,为方便群众大春备耕,镇农业服务中心专门对辖区内所有农资门店进行了清查摸排,收集了相关销售信息、联系方式、门店住址,印制成农资采购信息卡,放置到各村,通知农户进行一对一联系,并通过经销商送货上门和集中代购的形式,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在射洪市洋溪镇瓦子垭村,村民吴素正背着喷雾器给油菜喷洒农药。不远处,明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刚正指挥一辆农用机械平整土地。
“农机春耕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耕作模式,大大降低了人员密集。”袁刚说,农业部门对城区及全市所有乡镇的农资供应商的物资储备及供给价格进行全面清查,维护市场稳定,为种植业主和村民春耕提供了坚强保障。
和往常一样,立春过后,射洪市太乙镇海阔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海就开始对合作社的农机进行逐一检修,面对今年的疫情,他主动把合作社的服务价格在往年的基础上降低了10%-20%。记者获悉,应对疫情,射洪市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农机春耕,让自动插秧机、无人机、联合播种机等机械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口密集作业。目前已有30余家农机专合社积极响应,全力开展绿色防控。
在射洪市文升镇广龙村,村民王中顺正在地理锄草,准备播种花生、大豆和种植蔬菜。“今年的春耕因为疫情晚了半个月,为了打好开春第一杖,确保村民‘钱袋子’不减收,我们成立了工作队,在田间地头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广龙村第一书记佘亮说,工作队为参与春耕的村民统一发放了口罩,要求大家保持距离、分散作业,并积极联系农资供应商,每天根据村民的订单,用小车运输到村,保证村民所需的农资产品及时送达。此外,还把村里的旋耕机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农户使用,全力以赴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戴上口罩干农活,防疫春耕两不误,工前工后全消毒!”时下正是果树春剪时节,在金华镇西山坪村,村民胥国峰和果农们正忙着为青见树剪枝、施肥。不同于往年的是,果农们全都带上了口罩。
在西山坪村对面的东山村香椿基地里,青翠欲滴的香椿已经冒出了嫩芽,村民们正在进行田间管理。作为金华镇重要的扶贫产业,东山村的香椿即将进入盛产期。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继续发展好脱贫产业十分重要。”金华镇副镇长向春雄说,今年香椿长势喜人,预计每亩地可实现2000—3000元收入。接下来,该镇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组织村民对香椿进行采摘和销售。同时,积极组织好青花椒、蔬菜等扶贫产业的春耕生产。
“利用农民工暂时不能外出的时机,鼓励引导农民走新型职业农民之路,通过在家创业,开垦冬闲地、荒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鼓励创建各种家庭农场及专合组织。”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朝平说,当前,全市各镇春耕生产有序铺开,农业部门派出5支农资服务小分队和10支农技服务小分队下沉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服务,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努力确保全市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射洪市农业农村局,针对疫情期间少数镇村农资经销店储备不足、农业生产人员出行不便、隔离群众无法出门从事农事生产、个别老百姓信心不稳等突出问题,射洪从指挥体系、备耕动员、农资供应、组织生产、应急保障等五个方面发力,确保了疫情期间正春耕生产正常进行。
据该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在疫情防控伊始,射洪市委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组等14个防控组,出台《射洪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农村地区防控指导方案》,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农资保障、农产品供应、农机化作业、农业复工复产、春耕生产等工作,确保战疫春耕两不误。面临生产需求,该局积极抓好农资储备供应,组织全市农资经销商紧急储备水稻、玉米种子600吨、各类肥料8500吨、农药110吨;联通农资总代理、镇农资门市部、村农资配送点三级渠道,统筹镇村订单,由辖区农资门市统一专供到村,确保了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第一时间发放到户。细化疫控期间春耕生产服务措施,动员和建立400支党员先锋队,1万名党员下沉农村防疫和农业生产一线,全力助推产业基地、农户复耕复产;发挥射洪特色产业优势,确保菜篮子、米袋子供给充足,满足全市群众正常生活需求。
目前,射洪全市已完成春播蔬菜7000余亩、甜食玉米6000余亩、小春二次追肥12.8万亩,条锈病防治3万亩,两季田积水开沟排湿3.5万亩,油菜二次追肥12.8万亩,收获马铃薯、萝卜等蔬菜3万亩,晚熟柑橘上市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