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天地 > 正文
4月,连州早已春暖花开。在连州镇沙子岗村,整洁美观的小广场上,小孩子在里面嬉戏玩闹,门前树荫下,老人们三三两两闲坐聊天,村旁,村民们在地里劳作……这里是一片闲适的美丽乡村景象。
沙子岗村2016年被核定为省定相对贫困村。彼时,村里还有不少脏乱差现象,有村小组还未通水泥路,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7000元。经过数年帮扶,这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村容村貌不断变美,截至2019年,全村50户1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脱贫,村子的退出申请也已通过市级考核。2019年,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28万元,比帮扶前的2015年增加1.1倍;全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37万元,比帮扶前的2015年增加4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7万元,比帮扶前的2015年增加26倍。
成运全:
帮扶让我充满致富勇气和动力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春意弥漫的乡村,遍地青翠,生机勃勃。每天,沙子岗上村村民成运全都忙得脚不沾地,他有很多活要干。
经过帮扶,并用自己的勤奋开展饲养、种植,成运全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很多。段灿 摄
这两日,沙子岗村帮扶单位广州市财政局将为村里的受帮扶人员发放鸡苗和饲料。为了让即将到来的鸡苗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成运全早早准备好了围网。同时,他还计划买几片石棉瓦,打造一个简单的鸡舍。
根据自己的申请和帮扶单位的审核,成运全将领取到40只鸡苗。而除此外,目前他已经在自家老屋那儿饲养了40只鸡和70只鸭。
“这是我家的饲养场地。”站在自家的饲养场,成运全说,为了不给村里洁净的村容村貌添乱,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他利用空置的老屋,圈起来一大片自家的场地,将其打造成了生态养殖场地,养鸡、养鸭。
“鸡鸭和它们生下来的蛋都很好卖。”成运全说,通过饲养鸡鸭,家里多了一笔不错的收入。而除了饲养鸡鸭,他还种了4亩地的蔬菜和7亩田水稻。每天,田间地头的活,以及鸡鸭饲养,到连州、连南将自家的农副产品售卖,这都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也让他非常充实。
“以前我都是去外面打零工,收入不多,而且也不稳定,经过帮扶,现在日子好太多了。”成运全说,他们家6口人,年迈的父母、自己和因病无法干体力活的妻子,以及两个还正在读书的孩子,家庭负担很重,但经过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的扶持,去年全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过万元了。
“举个例子吧,以前家里面可能半个月才吃一次肉,现在至少天天可以有肉吃,而且还能喝上一点小酒,全家人的营养、体力都有了保障。”成运全笑着说,帮扶给了自己勤劳致富的动力和勇气,“可以让我没有后顾之忧的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村庄变美:
衣食住行娱都有极大改善和提升
“成运全可以说是村里面凭借勤劳的双手脱贫奔康的典型。”对于成运全身上发生的变化,广州市财政局派驻连州镇沙子岗村的第一书记师存良觉得很是欣喜,也让他倍感欣慰。
走进现在的沙子岗村,村里的面貌比以前美观了很多。图为沙子岗村石子坝村小组。段灿 摄
师存良介绍,截至2019年底,沙子岗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20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9户67人;低保贫困户26户47人;五保贫困户5户6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5户81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25户39人。经过前期指标核查、贫困户确认、民主评议公示等程序,沙子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退出条件,贫困户退出50户120人,脱贫率和退出率均为100%。目前,村子的退出申请已通过市级考核。
贫困户家有变化,村庄的变化同样明显。
帮扶工作开展前,沙子岗下村有一条泥泞村道,约数百米,但村民一直缺乏资金进行改造,只能饱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扰,出行极为不便。得知了村民的困扰后,2017年,广州市财政局投入了11.2万元帮助村民对该条村道进行改造,修建了一条380米长、3.5米宽的水泥路面村道,极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受到村民好评。
2019年,在前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沙子岗村再次完成了1.1公里多的村道、机耕路、三面光水渠硬底化建设。现在,沙子岗村下辖的各村小组已经全面通硬底化道路,村民出行条件极大改善,“路通”为“财通”带来更多可能。
“路灯亮了、道路平了,村容村貌也变得更好了。”沙子岗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志刚说,相比以前,今天的沙子岗村有了明显提升,环境变化很大、提升了很多。
在石子坝村的文化广场,村里的孩子们正在嬉戏玩耍。段灿 摄
在沙子岗村石子坝村小组,宽敞洁净的篮球场、器材齐备的健身区每天都吸引了很多村民前来游玩。
村小组长张伟业说,在这个小广场里,小孩、年轻人、老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娱乐的项目。“有器材、有场地,村民们玩得开心,对村里的变化也更满意。”
石子坝村的小广场就建立在村文化室旁边。师存良介绍,帮扶单位为村里配置了全套办公设备和休闲娱乐器材,在完善村里面硬件基础设施同时,也注重提升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说,村民们现在在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比帮扶前都有了极大改善和提升。”
打造扶贫产业:
村民对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
不管是对刚刚脱贫的成运全而言,还是对身为村小组干部的张伟业来说,对于未来的生活,他们都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因为脱贫攻坚的基石不断巩固,村庄的发展活力也正在快速增长。
在村里打造的扶贫车间里,村民们正在认真作业。段灿 摄
为实现脱贫帮扶长效“造血”,帮扶单位、扶贫干部在沙子岗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这数年来,一个工作重心便是放在了产业发展之上。
2017年,广州市财政局帮扶沙子岗村的扶贫项目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总投资72万元、总装机容量90千瓦。当年,该项目试运行一个月便实现了营收1.5万元,让村集体和贫困户都吃上了“定心丸”。
项目完好正常运行至今,2019年,实现收益8.5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益可增加约1千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村里面还积极引进了一家农业企业,在沙子岗村建立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既为贫困户等村民增加了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也为建立扶贫产业项目长效机制创造了条件。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发展的特色种植养殖,可帮助贫困户年增加收入约3500元。此外,入股水电扶贫项目,继续参与入股基金分红项目,每年都可持续为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
2018年,帮扶单位通过岗位补贴、贷款支持等方式在村里打造了一个扶贫车间,鼓励工厂吸纳村中贫困人员就业。工厂负责人钱木海介绍,目前该车间吸纳了50名工人务工,其中,优先吸纳了10名贫困户。“一般来说,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可达2000元左右。”
村民余文琳每天会来到车间上班。她说,自己以前在外务工,现在有了小孩,再外出打工便有了牵挂和不便。村里有了扶贫车间,自己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既能就近照顾家庭,同时还能赚取一定收入,“这工作很好,我很满意”。
除了产业帮扶外,广州市财政局还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沙子岗脱贫攻坚,在机关食堂设立了广州市机关单位第一家消费扶贫农产品宣传点,通过网上销售展示屏、宣传图板和扶贫产品展示柜,实现现场销售和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等功能,为干部职工了解、采购扶贫农产品提供了便利。
该消费扶贫点运行半年,广州市财政局全局干部职工下单采购扶贫农产品10万多元。同时,局机关食堂承包商也积极主动对接采购来自贫困地区的蔬菜等农产品,以实际行动支持参与消费扶贫工作。
2019年,沙子岗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28万元,比帮扶前的2015年(0.79万元)增加1.1倍,全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37万元,比帮扶前的2015年(0.33万元)增加4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7万元,比帮扶前的2015年(0.7万元)增加26倍。
李志刚说,现在走在村里,可以明显感受到村里充满了活力,村民们都更有精气神了。下一步,村里将不断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为村民们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