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调研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来到农村农业调研网

首页 > 农业信息化 > 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获“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

时间:2020-05-13 作者: 来源: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去年底,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组织开展了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经过申报、审核、评审等程序,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等21个村入选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于近日正式发布。这些优秀案例的经验做法可学习、可借鉴,将在广大农村发挥出更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向社会推介21个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为遏制农村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和培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提供参考借鉴,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成功入选。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了乡风文明物质基础;并通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陈规陋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农村地区诚实守信、崇德向善、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愈加浓厚。   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共报送了78个案例。经过评审和公示,评选出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韩家墅村等21个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它们将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在此次评选中,特色鲜明,它以倡、树、兴、展为引领,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优良家风。下面,跟随小编一起走进这个小村子,近距离地来感受它的乡村文明之风。   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位于通州区的最南端,村域面积2800亩,常住人口879人。多年来,仇庄村始终坚持顺乎民情,水到渠成的发展规律,坚持法德共治的理念,推行用德管干部,用法管村庄,用孝管村民的三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先行、法德共治、全面发展的新路子。通过采取以孝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多项举措,唤醒村民内心深处的道德认同,筑牢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以党建文化引领村庄发展,以孝德文化服务村庄建设,全面提升了村庄治理水平,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仇庄村连续15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仇庄的乡风文明之路   抓文化,传家风   从1999年起,仇庄村就把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天,村两委成员都会入户慰问老人,把孝德文化与孝老敬老传统美德有机结合,通过孝德文化的钥匙,打开村民的和谐幸福之门。2014年,该村启动追寻家训家规、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孝文化专家组,为193户家庭制作家风、家训、家规,让家家户户过日子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同时还与专家组研究创立了仇庄《家道》三字经,形成全村共同的治家标准。2018年,仇庄村又组织专人为60户模范家庭编写了家风故事,进一步深化孝德家风教育,全村呈现出大树底下谈家道,农家院里话家风的美好画面。   一系列举措中,该村一直注重积极发挥支部和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打造孝德文化品牌,通过自觉形成家规民约等一系列举措,深化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风貌,村风越来越好。   同时,仇庄村注重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影响、感染和教育作用。比如,每年组织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先后树立了优秀党员高建华、当代雷锋杜振国、孝老之星高启财等一批先进典型;又挖掘出了拾金不昧刘凤祥、后进转化杨瑞云等家庭,提炼了三七墙的正能量故事。因而,以模范引领、典型推动,仇庄村实现了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激发了村民道德情感,使孝德文化成为村民认同和自觉行动。   重学习,提文明   在追寻与呼唤活动中,开创道德大讲堂+家庭小课堂的村民学习模式,以学用结合为目标,组织村民开展集中学习和家庭有针对性学习活动,让崇德之风文明之风进村入户。2017年,该村成立仇庄书院,开办村民夜校,搭建新的学习平台。依托书院和夜校,成立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好家风故事,传递正能量。   接着先后建成法德文化街、党建馆、孝道馆等场馆,系统打造孝德文化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并建立了美丽人生妇女微信群、仇庄书院读书群、党员学习群等,运营孝心仇庄公众号、创办仇庄简报等学习平台,将优秀传统和孝德家风潜移默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使村民学习氛围日渐浓厚,村风民风更加和谐向上。   重基础,美环境   2006年,仇庄被确定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投资2300多万元,完成了改水、改厕、道路硬化、排水沟改造、道路美化绿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了文化广场、百姓俱乐部等多项基础设施。从而,做到一街一景,确保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树木覆盖率近62%,为村民营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如今的仇庄村,村外不见房,进村闻花香,出门绿成荫,路路绿成行。   2018年至今,仇庄村进一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民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相关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对村庄绿化美化等进行提升设计,加大投资,建设了占地30余亩的村东休闲公园,正在建设150余亩的村西口孝文化主题公园,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人文和谐的现代化美丽村庄。   经过不懈的努力,仇庄村已走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孝德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治理的新路子,先后成为中组部、民政部、全国妇联的教育基地,并成为部分中小学、高等院校的学习实践基地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培训实训基地。近几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十几个部、委、团体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10余万人次的各界人士,相继前来仇庄参观学习,相互交流。 注: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